導讀:
金陽石硬度和沖擊韌度測試結果與砂型鑄造齒條相比,消失模鑄造齒條的表面硬度明顯提高,沖擊韌度下降。對于不同位置來講,增碳嚴重的下部表面,沖擊韌度下降比較明顯,增碳幅度較小的中部和上部,仍具有較好的韌度。
消失模生產中低碳耐磨鑄鋼件一直存在增碳問題。金陽石選用煤礦機械常用結構比較復雜的大齒圈、齒條和結構相對簡單的大襯板、中板等4類耐磨鑄件,研究了鑄件結構對消失模鑄件表面增碳的影響,還選擇采煤運輸機用槽幫進行了不同模樣密度和不同原始鋼液碳含量的增碳試驗。模樣材料為EPS,模樣密度為15~17kg/m3。試驗結果發現,大齒圈和齒條的最大增碳含量偏高,分別達到42.1%和60%,且不同部位的增碳幅度差異較大,表面增碳不均勻性較大。大襯板和中板的最大增碳量相對較低,分別為25%和26.1%,且不同部位的增碳幅度差異也減小。EPS模樣密度為12kg/m3時,最大增碳量w(C)為0.25%,當EPS模樣密度增至18kg/m3時,最大增碳含量w(C)為0.33%,增幅高達32%。此外,鋼水原始碳含量越高,增碳幅度越低。
為了探討消失模鑄造對鑄件硬度和沖擊韌度的影響,
金陽石分別對成分相同的砂型鑄造齒條和消失模鑄造齒條的硬度和沖擊韌度進行了測試。消失模鑄造的齒條分別在上部、中部和下部切取硬度試樣和沖擊試樣,測試試樣表面硬度,并以表面作為受拉面,測試了沖擊韌度。硬度和沖擊韌度測試結果與砂型鑄造齒條相比,消失模鑄造齒條的表面硬度明顯提高,沖擊韌度下降。對于不同位置來講,增碳嚴重的下部表面,沖擊韌度下降比較明顯,增碳幅度較小的中部和上部,仍具有較好的韌度。